春鸟秋虫自作声
闲聊教育
最近在思考关于教育的一些问题,这篇文章作为一个背景调研提供一些信息和方向。由于信息较多,为了方便阅读这些内容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提供东西方文化的教育历史的背景,第二部分描述一下我对知识和教育的理解。
学习是一项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技能,也许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出生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学习这个过程,我们的视力开始渐渐适应环境,看到轮廓,颜色,然后熟悉面孔,表情。周围环境的变化刺激着我们的各种感官,大量的神经元在大脑中形成,大脑皮层面积不断增加,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最开始人们也许只能通过从环境中观察世界、发现规律,从长辈的经验中学习知识、总结教训。大概公元前3500年,各种书写系统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发展起来。在埃及,早在公元前3400年,阿比多斯就使用了完整的象形文字[1]。而在中国,早期的甲骨文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1400-1200年。在大约公元前1200年的商代使用的2500多个书面字符中,有1400个可以被确认为现在的标准汉字来源[2]。
由于文字的出现,人们可以更方便、系统地记录信息,整理信息,总结信息,因此更高的“学习”需求出现了。世界各地也开始逐渐出现以教育为目的的组织和机构。
西方教育
柏拉图学院
西方教育最负盛名的就是古希腊时期,而学院 academy 这个单词也是来自于古希腊语 (Attic Greek: Ἀκαδήμεια; Koine Greek Ἀκαδημία),可以追溯自 Plato’s school of philosophy, 于公元前385年在雅典娜神殿北边的 Akademia 成立。
Akademia 当时的古称是 Hekademia,在古典时期演变为Akademia。这个学院由柏拉图创立,很多有名的哲学家比如后来开创“逍遥学派”、建立自己学校的亚里斯多德便曾在此念了20年书。
学院在整个希腊化时期都坚持怀疑论主义(Academic skepticism),直到公元前83年拉里萨的斐洛逝世为止。学院里的哲学家教师在柏拉图死后仍继续教授他的哲学,410年时一度成为新柏拉图主义的学术中心。柏拉图学院最后在529年,被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关闭。柏拉图学院的教学史就此结束。[6]
中世纪欧洲
在欧洲,学院(academy)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希腊和罗马。而后来的大学(university)成立于12和13世纪,在当时欧洲学术机构也已初具规模。僧侣和牧师从修道院搬到有大教堂的城市和其他小镇上,在那里他们开设了第一批专门从事高等教育的学校。
这些新学校中最著名的是博洛尼亚(意大利),萨拉曼卡(西班牙),巴黎,牛津和剑桥,其他学校则蔓延整个欧洲。
在当时的学校,七种文理艺术(liberal arts) – Trivium 包含三门(语法,修辞学和逻辑),Quadrivium 包含四门(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为主要学习内容。直到12世纪新的阿拉伯文字和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应用之前,liberal arts 这些内容一直是欧洲教育的基础。随后在15和16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产生了艺术和科学的新学科。
文艺复兴时期
随着新柏拉图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起,一些新的学院陆续涌现。包括:科西莫·德·美第奇重建的新柏拉图学院,梵蒂冈图书馆,Academy of Pomponius Leto,以及那不勒斯的 Accademia Pontaniana。
16世纪的罗马出现了很多文学和美学学院,这些学院数量很多但大部分学院不久就关闭了。通常,这些学院几乎都是私人的社交圈子成员组成,围绕着特定的某些博学的人和有钱的人,并且,往往是当做一种文学性的消遣娱乐,而不是进行有条不紊地认真学习。但是这些学院也对文学和各种研究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1563 年的弗洛伦萨,美第奇家族再次重建了 Accademia e Compagnia delle Arti del Disegno(实在不知道怎么翻译,意大利语意思为:绘画艺术学院和机构)。这是正式有组织的第一所艺术学院,并逐渐取代了中世纪负责培训并经常管理艺术家的机构 – Guild of Saint Luke。
这一变化对艺术的发展影响非凡,促生了学院艺术(academic art)的艺术流派风格,也被称为“学院派(academism)”。
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
逐渐地,学院开始专门研究特定主题(艺术,语言,科学),并开始由国王和其他君主建立并运行。 从17世纪开始,学院开始遍布整个欧洲,主要有以下种类:
- 文学哲学学院(Literary-philosophical academies)
- the “Umoristi” (1611), the “Fantastici (1625),Panomitan Academy of Buon Gusto
- 艺术学院(Academies of the arts)
- Académi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 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1648, Paris)
- 语言学院(Linguistic academies)
- Accademia Fiorentina (1540),Real Academia Española (1713) ,Swedish Academy (1786) 瑞典皇家學院之一
- 科学学院(Academies of sciences)
- Accademia dei Lincei(1603, Rome), Germa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Leopoldina 利奥波第那科学院 (1652)
- 学术社团(Academic societies)
- Royal Society(1660),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1780)
- 军事学院(Military academies)
- Aula da Artilharia (1641),Theresian Military Academy(1751)
现代学院
英语学校分为两种:
- 高等教育/大学教育(Tertiary education)
- 基础教育(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类似我们的小学和中学
美国的高校
175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建立了宾夕法尼亚学院和慈善学校,也就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前身。
1819年,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创立了弗吉尼亚大学,并制定了当今用于组织全球学院和大学的标准。
随后在19世纪的美国,由于学院运动(Academy movements)的开展,更多的学校被扩张到更多的州中,大量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美国名校也在那时候被建立了起来。而如今,美国的高校代表着全世界最优秀的高等教育,吸引着全世界的优秀学生去求学,并且培养出了大量杰出的各学科人才。
东方教育
夏商
关键词:上庠,下庠。
在中国,由舜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创立的“庠(xiáng)”是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教育机构,里面的教师多是有名望的饱学之士[4]。 上庠负责高等教育,下庠负责基础教育。七岁入下庠,庶老为师,十五岁入上庠,国老为师。
《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西周
关键词:由武到文,六艺。
西周时期的教学以文武两个方向为主,包含六艺: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在大学阶段学习;书与数为小艺,为六艺的基础知识,放在小学阶段学习。具体内容为:
- 书、数。人们已经开始在学校教授基本的计算方法,类似今天的“九九乘法表”一样。
- 射、御。主要教授学生驾驶车辆、战马,并学习射击等内容。
- 礼、乐。此部分主要学习《周礼·春序》中记载的吉,凶,宾,军,嘉等礼仪规范。
春秋战国
关键词:私学盛行,百家争鸣。
东周时期可谓是我国教育飞跃发展的时期。对于先秦时期的教育,孟子是这样解释的: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滕文公上》
所谓庠,意思是培养;所谓校,意思是教导;所谓序,意思是有秩序地陈述。夏朝时叫校,殷商朝时叫序,周朝时叫庠;这个‘学’是三代共同都有的,都是教育人民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汉语的“学校”即来源于此,意思是学习和教导。在当时伦理的教育是主要内容。私学盛行也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之一。由于战乱频仍的关系,各国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为自己服务,而私学的盛行正好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也带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繁荣。
百家争鸣也涌现了大量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哲学思想。教育特点为:
- 首先内容无所不包,
- 其次学宗百家,
- 三为讲求实践与实际相结合,且教育场所不固定,或家,或官,或野。
- 四为教育平民化。
此时的教育脱离了官学形式的束缚,开始变的多样性,可以说是无所不谈,从生到死,从和平到战争,从法律到诉讼,无所不包。诸侯开始脱离官办教育的角色,主要以“养士”来吸引人才。[8]
秦汉时期
关键词:焚书坑儒,独尊儒术,第一所综合教育机构。
秦朝时期,由于李斯的建议,秦始皇实行了残酷的焚书坑儒,残杀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对于古代教学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教育开始以儒学经典为主要教授和学习方向。将儒家经典作为课堂的必修教材。
东汉时期,国家开始大量兴办学校,并通过行政手段给予保护,通过选拔人才进入政府任职,提高了士族阶层的地位,更激励了学子的学习兴趣。
两汉时期,国家教育管理机构也逐步完善,中央设太常兼管教育。蜀郡守文翁成都石室办学以后,地方学府兴起,由行政长官兼管。太学或其他中央学校以及地方学校主要教授学生儒家经典,兼插六艺,在辞、赋、画、书等方面也无所不包。
私学方面虽然没有得到更多发展,但在教育模式上以和官学接近。幼年以认字教育为主,少年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青年以研究和应用为主,基本和官办学校教授内容相同。
在258年,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南京国学成立,它是第一所集教育与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也是南京大学的前身[5]。图片是南京大学的发展历史。
隋唐时期
关键词:国子监,科举考试制度,国际教育。
隋唐时期由于政治、文化、科学、经济等方面都发展迅速,国家教育模式也摆脱了汉代独尊儒术的观点,同时兼顾佛道思想,逐渐形成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兼通六艺的发展方针。
隋朝时期,国子学改称太学,而隋炀帝以后,国子寺改为国子监,并在地方设立庠、序等学校,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科举考试制度也是在隋朝被首先开创。
唐朝是中国教育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继承隋朝的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对教育进行了进一步发展。学生不分贵贱,唯才是举,和韩愈按照人性不同,因材施教的理念,都帮助科举考试制度在唐朝得到完善。
随着国力日盛,唐朝教育继而发展成为国际教育。高丽,新罗,百济,日本,安南等国家都派遣了留学生或留学僧来国子监学习各科课程。
宋朝
关键词:教育黄金时期,重文轻武,三次兴学运动,不同的教育观点。
由于“重文轻武”的而政治主张,教育在宋朝得到大力的发展。包括著名的三次“兴学运动”。北宋三次兴学 – 中文百科m.zwbk.org
私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国人受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各个时期的教学观点主张也不尽相同:
- 王安石主张学以致用,为国家政治服务。
- 范仲淹主张学以研究,为国家体制的改革服务。
- 陈亮等人主张受教育是为了谋取功名,建功立业。
- 南宋时期的程朱理学主张受教育要“明天理,灭人欲”,主张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品德,强调教育的连续性,提出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教学的基本用书。
明朝
关键词:四书五经,八股取士,王守仁的道德教育。
明朝,科举考试提倡程朱理学,以“四书”、“五经”为主。而“四书”、“五经”又以《四书大全》、《五经大全》作为科举取士的唯一教材。并作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统一教材。
八股取士,也规定必须使用八股文写作,字数也受限制,内容不能自由发挥,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思想的多样性。
明朝中叶,王守仁对流行已久的程朱理学提出批评,强调了一种道德教育:学习各方面知识,反对八股文钳制人的思想,讲求学习和实践结合,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趋利避害。
清朝
关键词:新式教育制度,留学出洋。
19世纪中叶,随着天主教会与基督教会进入中国,教会学校开始在中国出现。而随后的洋务运动时期,很多外事学校(如:天津水师学堂、北洋大学堂)开始在中国建立。而出于对人才的需要,留学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国家输送大量的学生赴美、赴欧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189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是现在的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共同前身,为中国第一所官办现代大学,目的是教授“西文西艺”。
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停止以后,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亦正是教育方式的这一根本性转变,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造就了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宝贵人才。此后,新式教育在中国各地得到迅速发展。
民国时期
关键词:壬子癸丑学制。
辛亥革命后,由于清末新式教育制度已基本完备,民国政府基本上继承了清朝的教育体系。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将原掌管教育、文化的学部改为教育部,保留下属机构不变。在教育界,从清末借鉴日本转向在民初主要借鉴美国。1912年和1913年公布《壬子癸丑学制》[9]https://zh.wikipedia.org/wiki/壬子癸丑学制zh.wikipedia.org
在1949年之前,全国已有32个国立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教育
关键词:九年义务教育,高考,高等教育。
198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实行,中国高等教育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正式建立。1999年以来,中国开始实行大学扩招政策。
中国义务教育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制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点。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又称高考,是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题。
高等教育,根据从1999年1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1]:
第十五条 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 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 第十六条 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总结
正如孟子所说,学校,一是学习,二是教导,二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而如何平衡教和学,平衡教育中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也是教育领域的重点和难题。
东西方国家因为各种原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兴起和发展了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机构,形成了如今我们所处的教育环境。如今因为互联网的兴起,教育的“国界”并不再明显。只要有手机或电脑,使用科学上网的方法,人们可以轻松接触到世界各国名校的公开教学内容。而由于新冠疫情,很多高校也在尝试线上教育。尽管,线上线下的教育有很大区别,因为人与人交流和活动也是很多课程或者说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个非常时期,关于线上教育的可行性还是引发了广泛和激烈的讨论。如果若干年之后出现了一所“世界大学”,我大概也不会感到意外。
对于各种教育制度,有着诸多争议和讨论,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教育或者说学习,始终是我们人类的共识。从出生我们就开始了这个过程,并且贯穿一生。
如何看待教育这件事情呢?读书真的有用吗?教育到底改变了我们哪些方面?如何能更好地发展教育的作用?
问题讨论
从上文的背景中我们可以发现,“轴心时代”对于教育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轴心时代这个概念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意指公元前八百年至公元前两百年之间,在这段时期中,世上主要宗教背后的哲学都同时发展起来。)在西方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一批优秀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的诞生。中国的轴心时代则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以孔子为代表。
出于各种目的,教育和学院在世界各地陆续展开,西方以哲学开始,经由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到了艺术和科学的各个领域。而在东方,教育的最初强调的是伦理纲常、道德教育,对当时和后世的统治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东西方的教育历史也对这两个区域如今的教育观念产生着影响。我有幸在东西方的学校都接受过教育,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引述了孟子对“学校”的解释:“学”指学习,“校”指教导。不同的求学经历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东方更加强调“校”,也就是教导,这个概念,而西方更为提倡的则是“学”。(所比对的方向为工科学科)
在初入美国高校的时候我曾感到这种差别带给我的不适感。教授在每节课之前总会给出大量的预习资料,需要在课前通过自己的学习了解。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也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更像是把一些知识点串联起来,不会涉及特别多的细节。因此课后除了大量的作业内容,还有助教的 Help Session,seminar 等形式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和学习。伴随着课程还会有一个 project 贯穿这门课的始终,最后的成绩也不仅仅有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还有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最后的 project 成绩。而 project 往往需要精心准备 presentation 在全部同学面前展示成果,Q&A。
整个的美国高校教育带给我的体验就是,上课会比较轻松,每门课程每周只需要上三四节课,时间不会很久。但是课外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常需要在图书馆和实验室待到凌晨,整理相关材料,阅读相关的论文和文献,和不同的小组成员不断地开会。总之就是每门课都不会“轻松”甚至累得要“死”地结束,但结束后总会留下一种强烈的满足感,而收获到的东西也往往要超越这门课的知识本身。因此,在美国的学习过程中我的成绩很好,最后以满GPA的成绩毕业。
国内高校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成绩往往以最后的期末考试,或者期中考试加期末考试的成绩为准。对于其中的过程则没那么重要,所以即使你每堂课都逃课,在期末考试你拿了满分,那么大概率也是会拿到不错的成绩。所以很惭愧地说,在国内的大学时期,我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而周围很多同学也往往选择在考试之前几周开始“突击”,草草地结束每门课程。教授们的教学内容也许很精彩,“干货”满满,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真正在课后还会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的人则是少数“学霸”。而我在当时明显不是一个“学霸”,却在异国求学的时候被迫变成了一个“学霸”,并且发现了“学霸”的乐趣。这种差别让我感到疑惑,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可以变得如此不同?补充一点,我的大学本科是国内一所还不错的老牌工科985,所以如果我们学校都是这种情况的话,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大概率也不会是更好的情况。
后来,我了解到一个叫做“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的概念。我发现西方的教育体系仿佛始终在传授学生这种概念:学习是一件为了自己,自我驱动,持续进行,并且需要和他人不断合作的过程。在学生掌握了这样一种能力之后,即使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往往能够保持优秀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节奏。而国内的“应试教育”虽然已经被诟病多年,人们也很想要纠正这种行为,但是也成效有限。根据我的经历,即使在国内优秀的高校,大部分学生也往往在为了“应试”而学习。
是因为国内学生的素质普遍低于国外的学生吗?当然不是,可以说中国的学生或者东亚地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全世界绝对是第一梯队,那么是什么在“培育”着应试教育呢?答案一定很复杂。也许是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遗留下来的一些教育观和伦理观,也许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许是越来越内卷化的求职工作环境,也许对于科研事业的不够重视,等等等等。像这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所以教育现状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不可否认的是短短几十年我国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很多问题是很难通过一个人努力改变的,但是却又必须通过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改变的。
而如果一些国际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先进而合理的学习方法论,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那么微观上可以提高个体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宏观上对于教育环境的改善也一定会有所贡献。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一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和了解优秀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影响一些人,尤其是身边的人,在内卷的困境中找到停身之处。
所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同样的学生完全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人们就算不知道什么样子的教育算是优秀的教育,但都会承认:优秀的教育是重要的。很多人可能没有详细了解过比如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成长性思维(Growth mindset),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等概念。但是这些内容也许已经被融入进了各种教育体系中,一个充满着优秀教育观念和习惯的教育体系不需要告诉你什么是主动学习,因为通过日常的学习,你就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和能力。因此优秀的教育往往花费惊人,也被很多人戏称为没有上限的投资。而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一种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和习惯而不是仅仅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授。
值得思考的是,很多知识并不是阅读一两篇论文就能学会,也不是看了几篇知乎文章就能大喊道:我悟了!而是需要系统的训练和坚持,与大量的实验和实践。很多优秀的教学理念已经被反复验证,大量的实际数据也被罗列出来。这些论文或者研究成果遍布各大期刊、网站,可以供人们直接“拿来”借鉴或者使用,但是大多数人却看不到这些内容,不屑或者不敢“拿来”。
也许有人会说很多国外的研究成果不适合国内的教学环境,那么又有多少教育工作者真正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推动者这个行业的发展呢?如果企业家们把在互联网上争抢用户使用时间和注意力的一半脑力和精力用于教育行业,最聪明的人不是转行去各大互联网公司当码农,研究如何让更多的人能点击更多的广告的算法,而把学生的进步程度度当做KPI的话,现在的教育环境又会是怎样呢?
现实中确实有人做着这些努力比如成立了各种教育基金,远赴偏远地区支教的人也有很多。人们也许会尊敬他们,但是却不会选择则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当我们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为更多的人谋福利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挺身向前。而这就是如今的价值观,我们在嘲讽资本主义的同时,本身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呢?
潜在利益的驱使下,另一个名字出现了,教育机构。当无数“会考试”的孩子从各种教育机构走出来,带着100分的试卷刺激着其他孩子和家长们: 你们可以不“鸡娃”,但是注定没有我们“鸡娃”们分数高。看着教育机构出来的孩子考着高分,有更大机会去到更好的中学甚至是大学,家长会不焦虑吗?高分的学生是否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不做讨论,所有家长希望的一定是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不会有家长希望自己的30年房贷换来的是孩子未来50年的房贷。但是很可惜,如果想参加高考,分数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内就是一切。而这种对学生越来越残酷的教育环境自然离不开各种教育机构的推波助澜。课外教育本不是一件坏事,但不择手段贩卖焦虑的机构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呢?也许反思是不可能了,那么是否有相关的条规可以加以规范和限制呢?
然而世界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非营利性的教育组织,比如可汗学院和3Blue1Brown。这些组织是真正地想要让人们理解并体会知识本身的乐趣,而不是考到高分的乐趣。但这些国际上著名的非营利教育组织往往在国内鲜为人知。这也是我觉得很有趣的一点,MIT,Stanford 毕业的学生会选择去创建可汗学院或者3Blue1Brown,而清北毕业各科竞赛的奖牌获得者却在某而思成为了辅导老师。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为了钱工作错了吗》,为了钱或者生活的人们自然不可耻。如果清北生化毕业生,各学科竞赛获得者有更好的出路,他们又怎么会原意放弃自己的热爱呢?科研人员谁不想在诺贝尔的奖杯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呢?原本在我国教育体制下最优秀的一批人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劝退转行的呢?为什么某些专业的优秀学生即使在国外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仍要选择出国深造呢?
义务教育的普及是为了消除“文盲”。现在的社会,“文盲”可能很少存在了,但是“信息盲”却变得越来越多。过去的时候不识字的人被称作“文盲”,因为不识字是学习知识的巨大阻碍。如今,网络上各种文字信息流爆炸式涌现在人们眼前。各个软件为了获取用户的注意力推送铺天盖地五花八门的信息。离开手机和电脑,一种不安全感会遍布全身。我们又有多久没有认认真真读完过一本书了呢?如何鉴别区分网络和社会中鱼龙混杂的信息,也许需要这个信息时代的“扫盲”工作了。
因此,我希望能够为我的孩子总结筛选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帮助他“扫盲”。用我的经验和陪伴带他看一看更广阔的、充满着各种可能的世界。希望我的孩子知道,成功的定义远不只有一种,不是一定要当“聪明人”才能活得聪明,找到生命中的执着和热爱会是一件极其浪漫的事,比赚大钱更重要的是要永远保持着爱和希望。
最后要解释一下标题,这是一句诗,来自黄景仁的《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诗中更加有名的一句应该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一句牢骚和自嘲。但是作者还是用“春鸟秋虫自作声”结尾,坚持表达自己,拒绝向“诗谶”的威胁妥协,算是做到“只知独夜不平鸣”了。
希望在教育和求学的路上,我们都能够认清教育的真正目的和生命中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不要被“高分”“鸡娃”“学区房”这些因素吓到。有能力的话,我们自然可以提供给孩子尽量好的教育环境。但没有足够的条件,作为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做有智慧的家长并不难,最简单的就是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在我看来,做一个人生观价值观都健康幸福的人,要比考入清北,奥数夺牌更加重要且艰难。世界的“声”本不应该只有一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勇敢发出也许平平无奇却又别样精彩的自我之“声”。
参考文献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education
[2] Fischer, Steven Roger, “A History of Writing”, 2004, Reaktion Books, ISBN 1-86189-167-9, ISBN 978-1-86189-167-9, at pages 168–170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cademy#China
[4] The Chinese System of Public Education by Kuo. Ping We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1915
[5] 国立中央大学秘书处编纂组. 國立中央大學沿革史. 1937 (中文(香港)). 南京之有国立学校实始于孙吴…。永安元年冬(西历二五八年)诏立五经博士,令将吏子弟就业,是为南京有国立学校之初桄。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柏拉图学院
[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latonic_Academy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国教育史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壬子癸丑学制
[10] https://baike.baidu.com/item/义务教育
[11]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7/1311.html